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www.efanba.com 发布时间:2020-06-24 09:09 浏览次数:
《卖木雕的少年》教学反思...
《卖木雕的少年》教学反思
《卖木雕的少年》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,全部单元环绕着“国际理解和友爱”组织教材内容。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,讲述了外国同伙对中国人民的友爱和尊敬。本课详略适当,重点凸起略去了锦绣的景色,将文字落在选木雕、抛却买木雕、送木雕的内容上。整篇文章不但要让孩子认识中非间的情谊,还要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感知人物心田运动,这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,同时课文还涌现了很多4字词语,也要求门生累积,会认会写。课前,我当真钻研了教材,也查阅了课文的配景。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定位为:会认读生字,理解并累积“游人如织、维妙维肖、满目琳琅、爱不释手”等4字词语,指点誊写“卖”和“售”;读通课文,以“木雕”为线索,认识课文主要内容,理清课文脉络。教学本课时,如下方面做得比较好:
1、教学环节清楚,紧凑有序,教学目的根本落实。本课共有四大教学内容:课前发言,认识非洲;揭露课题,质疑;总体感知,学习生字,理清课文脉络;再读课文,提出题目。教学中注意循规蹈矩,环环紧扣,有效地落实教学目的。
2、以门生发展为中心,正视说话的累积。教学时,我起首通过非洲的相干图片导入,大大的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致,然后从课题入手,通过找“卖”的近、反义词,对“卖”进行了深切的字词教学。学习4字词时,我让门生结合语境认识了词语的意思。门生能很快认识词义,也能用词语说一句话。在累积4字成语时,通过出示图片,引诱门生遐想相干的4字词语,如理解“爱不释手”,词语拓展实习: “妙不可言”“势不可挡”。又如理解“游人如织”,拓展实习:骨瘦如豺、小心谨慎、江山如画、未卜先知……末了还通过应用4字词语填空来理解课文内容,起到了非常好的结果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,提供支架,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次序的基础上,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练习。
3、引诱门生质疑,激励学生主动发问。
在揭题后,让孩子们动脑思索,通过对课题进行质疑,提出有价值的题目,并带着题目进行初读课文,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。
在认识课文内容事后,也让门生依据课文中不懂的处所主动质疑,提出下1课时的学习内容,并因学定教,非但施展了孩子的主动性,更使门生学得风趣,爱学、乐学。
但因为第一课时内容容量比较大,节拍对比快,部份差生接纳起来对比难,内容消化也对比费劲。
整体而言,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义务美满完成,也取患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《《卖木雕的少年》教学反思》仅授权乐教网使用,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。